纯“电”重生的全新smart #1,想要抢谁的市场?

纯“电”重生的全新smart #1,想要抢谁的市场?

从全新smart #1开始,smart开启全新篇章。

在对的时间,做最正确的决定。许久不见的smart终于推新,smart#1正式登场,在这个十分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个曾经引领时尚、潮流风向标的smart重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许,眼前的smart已经不再是最初的它,但在品牌推陈革新之下,它变得愈发强大,这种强大也是全方位的,更是如今消费者所乐于见到的。

诞生于1998年的smart最初的设计初衷是应对欧洲狭窄街道和私人通勤用途,而关于它的最初构想则始于70年代,smart命名也是由Swatch、Mercedes、ART三个单词组合而成。在当时,smart的登场,代表着一种时尚态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关于汽车的概念在它身上也并非简单的交通工具,而赋予其新的意义,一个更亲密的伙伴。

smart真的变了

如今,随着smart #1在德国柏林完成全球首秀,一个全新的smart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面对消费升级的智能出行时代,它也拿出了新的态度与创新。作为新一代全电动产品家族的首款产品,全新smart #1不仅是个开始,更是焕然一新的体现。

随着2020年,吉利汽车与梅赛德斯-奔驰官宣“牵手”合作,smart全球品牌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占50%股份,不仅代表着新的合资模式的诞生,更预示着smart品牌的积极转型。尽管smart自诞生之日起就颇受众多年轻人的喜欢,smart更逐步成为时尚态度的代表,但在实际营收层面,它表现却不够完美。随着全球市场电动化的转型的快步到来,也给了smart一次赋“电”新生的机会。吉利与奔驰的合作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强强联手,全新smart #1就是很好体现,更显现出品牌重整后开疆拓土的决心。

双方的合作在全新smart #1身上就有着明确体现,工业设计部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而工程研发则由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基于浩瀚SEA架构打造,双方各自发挥优势,使其成为一款成熟且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它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

在我看来,现阶段推出的全新smart #1几乎找不到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虽然价格还未公布,就smart定位而言,竞争对手在电动化的推进速度上,还与smart有着一定差距。而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品牌”在海外和国产市场都有着强劲表现,而众多老牌车企也在积极推动着改变,无论是2025年、2030年燃油车停售的日期临近,留给诸如smart等转型品牌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推出全新电动车型,迫在眉睫。

当然,smart的“老对手”也在积极推动电动化的步伐。国内市场,宝马与长城打造的“光束汽车”的国产MINI似乎还需要一定时间;而菲亚特500纯电动版在国内似乎也很难再次登场。或许这段的“真空期”就是留给全新smart #1的最好机会,毕竟消费者都在期待着它的重新回归。重要的是,新车身上还有着太多的“中国元素”,无论是生产、制造、销售,都在全球最有活力的市场进行,无疑潜力十足。

全新smart #1愈发强大

是的,全新smart #1变得更加强大。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设计上在设计草图左上角经典的smart fortwo轮廓+哑铃=全新smart #1,就已经为我们勾勒出新车的改变。其实,在2021年慕尼黑的IAA国际车展上,smart Concept #1的概念车就已经亮相,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如今,量产版车型正式登场,整体风格与概念车还是十分接近的。

作为品牌全面焕新后的首款车型,全新smart #1继承为城市而生,但为生活而来的一贯宗旨也紧随时代变化,变得更强大、智能。梅赛德斯-奔驰全球设计团队采用了全新设计思路,带来全新“感性·灵锐”的设计哲学,新奢美学在其身上有着明显体现。

赛博光影贯穿式LED矩阵大灯与璀璨光影贯穿式LED尾灯交相呼应,带来更具时尚元素的光影魅力,搭配隐藏式电动外门把手、无框车门,“灵感之环”悬浮式车顶等细节,让全新smart #1成为不折不扣的时尚先锋,这些也都是smart一直以来的优势所在,在每一个角度,总有一个新的细节可以探索。

全新smart #1内饰设计上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做工、设计有了蜕变,更营造出豪华、时尚的个性氛围,长条造型的9.2英寸液晶仪表+悬浮式12.8英寸中控屏幕,搭配HUD抬头显示,为驾驶者带来全新体验。

同时,新车配备了功能强大的专属APP及可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娱乐人机交互界面,通过实用且人性化的科技设置,在人、城市与生活体验之间构建无缝链接,成为聪明的“智能伴侣”。再加上诸多数字化生态服务,强大的OTA动态实时更新功能,整车超过75%的ECU电子控制单元都可实现远程持续升级,诠释了“软件定义汽车”理念的精髓。

不止于此,或许更让人期待的是smart的空间表现,尽管车身长度仅有4270毫米,但轴距却达到了2750毫米,内部空间得以全面提升。尤其难得的是,在空间表现得到加强的同时,依旧延续了smart的造型神韵,并增加了全车的视野。

当然,对于纯电动消费者来说,续航表现一定是最为关注的。此次亮相的全新smart #1搭载了容量为66千瓦时的三元锂电池,其CLTC工况下的最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560公里,不必再为续航担忧,支持150千瓦直流超充,从5%到80%的充电时间仅需30分钟,再加上其主打城市定位,更显方便、快捷。除此之外,新车更配备了诸多领先的被动安全技术与smart 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让出行更加安心。

至于价格?目前还未揭晓,等到2022下半年正式登场时,最大的悬念才会最终解析,你觉得会在什么范围内呢?或许,对于smart的众多粉丝来说,看到更强大的它出现,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