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车】WWDC、全新 CarPlay,和苹果的「车圈野心」

【挠车】WWDC、全新 CarPlay,和苹果的「车圈野心」

大家好,这里是《ams 挠车》,我是不恰饭不吃肠的大猫。

前几天驾车路过了北京西城的封控区,「喜提」居家隔离 7 天,做节目的事情只能暂缓了;但痛定思痛,测车不得,却正好可以静下来思考最近汽车行业的一些大事,并且把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文字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依我看,过去几天里,车圈最有意思的事,并不是谁开了新车发布会,也不是谁宣布召回多少台存有缺陷的车;而是 6 月 7 日开办的苹果 WWDC 2022。在会上的主题演讲中,苹果官宣发布了 CarPlay 的版本更迭,纵观 CarPlay 作为独立产品发布以来的历次更新,这回的更新规模足以用「史诗级」来形容。

怎么个「史诗」法?

在 WWDC 2022 的主题演讲上,苹果的 Demo 呈现出一整套从仪表盘到中控主屏乃至副驾娱乐屏等在内的,完整的车载人机交互界面。能提供仪表盘,就说明「行车电脑原生数据」是可以访问调取的;能实现完整的车载人机交互界面,就说明「凡是原车开放给驾驶者的控制接口,CarPlay 都能接得上」。

新 CarPlay 数据和接口的量级远远超过了投屏和点歌台的范畴。而考虑到不少车企在车机 UI 视觉和操作逻辑设计上「不如奶奶」水平的表现,仅凭苹果在交互设计层面翘楚级别的造诣,新 CarPlay 就足以成为原生车机的完美替代品。纵使苹果的 Demo 完成度很有限,吊胃口拉预期也够用了——反正还有一年多时间打磨,正式版还要明年年底见。

半年多以前,我在「浅谈互联网生态企业造车」那集节目里提过:

在占领了你的家和办公室之后,它们扩张自己智能生态圈版图的最有力行为,就是继续占领你出门在外的行程。这会让已经依赖它们生态产品的用户产生更强的依赖,也会让闭环生态圈之外的用户更加渴望拥有这个方便易用的生态。

所以说,其实以苹果和小米为代表的这些互联网生态企业,它们一开始想造的就不是世俗观念里的「汽车」。和手机与电脑一样,它们把汽车视作自己闭环生态的一个重要的硬件入口,也就是一个「智能终端」。它们会在自己的汽车产品里加入大量的智能软硬件配备和服务,以满足闭环生态级别的「智能终端化」需求。

苹果想造的完全体「智能终端车」,至少也得等 L4 自动驾驶落地,才能真正担起大任——毕竟 L3 都还需要驾驶者聚精会神观察路况,就算车机搭载了完整的互联网生态环境,驾驶者也根本用不着。

考虑到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进度和 Apple Car 项目越发缥缈的前景,苹果此时在 CarPlay 上搞大动作,一来是为行业站位提前布局,不论如何先在车圈把存在感刷起来,丰富一下「朋友圈」;二来也是给自己留好后路:万一 Apple Car 真搞不起来,至少还能通过与车企深度绑定合作,让「苹果智能终端车」以寄生的形式实现,曲线救国。

现实够丰满吗?

聊到这儿肯定有人反驳我:WWDC 主题演讲明明直接说了,现在美国 98% 的车支持 CarPlay,79% 的汽车消费者根本不考虑没有 CarPlay 的车。苹果在汽车行业还缺号召力和存在感?还用得着丰富「朋友圈」?

——不光用得着,而且很着急。

WWDC 2022 之前的 CarPlay,本质上是一个借 iPhone 算力在车机上投屏、仅实现极小部分手机应用互联、更完全无法与行车电脑进行访问或交互的第三方工具。

换言之,现在这个 CarPlay 就是一个带简易交互界面的地图导航和点歌台,完全无法左右任何车辆原生的功能设置。别说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的联动,哪怕帮你拧个空调温度、调用车载摄像头看个倒车影像,都做不到。

既不访问任何车端数据,又不借助车机算力。难怪「三汽」们随便攒巴一个成本几块钱儿的「CarPlay 盒子」,往车里一插,就把原车不支持 CarPlay 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东西在人工驾驶(和辅助驾驶)时代,足以满足驾驶者对车机的一切需求;但对于苹果长远布局上「把车变成智能终端」的野心,则相差甚远。哪怕面对华为深度参与研发的、已经「全车接入鸿蒙」的问界 M5,苹果这个收音机点歌台,排面都是严重不足。

所以你别看现在美国 98% 的新车都搭载了 CarPlay,原因很简单:现有的 CarPlay 太简单了。它访问不到车企忌惮的数据,而同时功能又足够实用,消费者喜闻乐见,iPhone 在美国市占率又高(稳居 50% 水平),车企只需要给苹果交订阅费,就换来一项普适的增值服务,也是理所当然。

而真到了 WWDC 2022 上,写进了苹果 Keynote 的合作伙伴车企,一共只有 14 家主机厂。原因也很简单:新 CarPlay 不简单了。短期来看,车企只需要给苹果交合作费、给苹果开放行车电脑数据接口、给苹果技术团队放进家门共同研发车内软硬件……等等,问题就出在「给苹果交钱」之外的这些条件里。

3 个核心问题

问题 1

连一个投屏 CarPlay 都已经抢走了全美 79% 汽车消费者的心,若是换成如此深度绑定的整套车机,跟苹果合作的车企岂不是彻底被苹果卡了脖子?这合作费得交到猴年马月去??

问题 2

对车企而言,这属于不平等的条约。车企需要把一部分核心的车端数据开放给苹果,把一部分核心的软硬件开发共享给苹果。

换言之,你车企要遵守苹果制定的游戏规则,要受苹果的 PUA;与此同时,苹果才不会把 iOS 的底层开放给你(doge)。

问题 3

自动驾驶时代的「分赃」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全自动驾驶实现的将来,汽车一定会走「智能终端化」的路。不止苹果一个人知道,其实车企们都知道。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短线就能直接暴露的,我想,这第三个问题,才是真正让车企们对新 CarPlay 和苹果背后野心望而却步的核心原因。

分什么「赃」?

熟悉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也许清楚国内外手机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核心差异。不熟悉的话也无所谓,我以前干过 3C 数码评测人,可以简单跟大家唠唠。

抛开闭环的苹果生态全家桶和国内缺少 Google 服务这些渊源不谈,国内 Android 阵营每家有体量的大厂,都在尝试通过自家的定制化 Android 系统,整合构建一套全家桶软件生态,甚至在系统界面内大量安排广告位,按终端人头数量,向合作商收取广告费用。

国产某定制 Android 系统的大量广告

与此同时,国内每个具备大量用户基数的互联网服务和 App 提供商,都在尝试将自己的服务或 App 打造成「闭环超级应用」,试图让用户在单一 App 内实现社交、购物、视听娱乐、搜索引擎……等 N 多功能的整合兼顾。

功能整合度颇高的「微信 OS」

苹果新 CarPlay 做的事情,就是提升功能整合度,而且要明摆着从这份整合里获利——整个车都对 iOS 开放了,第三方 App 生态当然也要用 iOS 的喽。

整合来整合去,这不正好撞在国内企业的枪口上吗。

事实就是,就「利用功能服务和商业推广的整合来赚钱」这件事上,中国企业远比美国企业精明得多。

国内 iPhone 市占率原本就低于美国,以前你苹果弄个投屏,我们给你交点钱,也就凑合忍了。现在你苹果带着全家桶生态,想过来把羹全分走?我凭什么,把钱让给你?

其实国内自主品牌们早就已经在车联网方面布局了——它们设计出来那些车机,好用不好用先另说;最起码,赚钱的心是有的,而且胃口不小。这些基于 Android 平台的车机早就预装了大量第三方 App 和服务,甚至有「思想先进」的,已经开始在车里推广告了。

国内某造车新势力车机推送广告

至于宣布造车的互联网生态企业,那更不仅是钱的问题。人家也要把汽车做成自家生态环境的入口,怎么可能给业内最大的对手——苹果,拱手相让呢。以前我跟朋友聊天,提到小米造车,总会开玩笑说,小米的车要想实现超薄的硬件利润,那肯定得在车里塞一堆屏,再加开机广告、推送广告、界面固定位置广告之类的一堆广告来赚钱。玩笑归玩笑,会不会成真,还真不一定。

就这么个卷疯了的市场,关于车联网的钱袋子已经「名花有主」,苹果你能不能挤进来……你自己看着办吧。现实就是,WWDC 2022 这张 Keynote 里展示的 14 家主机厂,没有一个是来自中国的。而我们的祖国虽然人均消费能力一般,却贵在人数超级多,谁看了不馋呢?

在对苹果占领「智能终端汽车」市场野心的防备上,中国车企是有先见之明的,大家在自建车机生态赚钱的事情上达成了观点一致,坚决不把新对手放进来——其实哪怕没有新 CarPlay,就现有这个投屏 CarPlay 的订阅费,国内都有大量车企选择不交了。

利益,就是正义嘛。

苹果的野心好实现吗?

苹果的野心特别明确:核心思路就是把 CarPlay 与车绑定的深度和功能的整合度提上去,向车逐步开放苹果生态服务,直至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汽车彻底变为满足工作或娱乐的「移动式封闭空间智能终端」,生态全家桶也就能顺势降临全车了。

还是半年多前我在节目里提过的:

我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凭借「智能终端属性」优先于「驾驶属性」的思路,造车的互联网企业会更多地将研发成本投入到车内「智能化配备」以及软件服务层面,而对于传统车企更加重视的驾驶层面,它们的投入反而会更少。

这其中,一部分互联网企业甚至可能只研发车身和座舱,而将包括动力总成、底盘和行走机构在内的基础驾驶层面开发外包给专攻这部分技术研发的企业,实现「车身座舱厂商」与「模块化平台厂商」的合作造车,两方各造半辆车。

……到了那个企业和消费者都更加注重汽车「智能终端属性」的自动驾驶时代,汽车在驾驶层面的产品力无限趋同,只在车内互联网生态层面存在差异化的那个时代,也许这些「车身座舱厂商」会成为人们观念中的车企。

现阶段,车企还能从车辆的各项驾驶操控相关性能和调校取向上打出明显的差异化,但到了自动驾驶时代,这些东西都会不复存在,因为没有人开车了,也没有人在乎开车了。

就好比你现在并不会在乎什么摩拜、ofo 的共享单车有什么性能差异一样,倒退回 30 年前,你也许会对邻居那台二八大杠垂涎欲滴。

时代变了呀,大人。

很有可能,到了那天,车与车之间唯一的功能差异,就是软硬件生态环境的不同。现在,让我从现有这些「生态环境雏形」里挑,我肯定选择苹果;但未来……谁知道呢。

前阵子我去参加了一个特斯拉举办的,规模很小的技术沟通会,人巨少,所以大家敞开了聊。我就问,对于苹果、小米之类互联网生态企业的威胁,特斯拉准备如何应对啊?现在消费者看你们这大屏和自研系统还新鲜,等以后,人家带着全套生态进来了,特斯拉这操作系统要再没等量级的第三方 App 和服务支持,不就败了嘛。

特斯拉的老哥信心满满地回答说,以我们每年卖车的数量,行业号召力绝对不低,第三方服务商不会忽视我们的影响力;同时又给我举了 2021 年 6 月新款 Model S 交付活动上官方演示《赛博朋克 2077》游戏的例子。

回头一想,确实是我自己刻舟求剑了。这家新势力车企从未对「接入 CarPlay」这件事表现过任何一丝兴趣。自打第一款量产车以来,特斯拉就始终在「智能终端化」方面布局生态壁垒,而随着它在全球汽车市场话语权的不断提高,只要在车机上开放相应的接口,表明一个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第三方服务商自己会上门的。

如此看来,苹果在车圈搞生态的路并不好走,在强敌林立的态势下,它注定难以复制当年在手机界、MP3 界和个人电脑界的成功经验。

当然作为吃瓜群众和消费者,我坚信更激烈的良性竞争一定能催生更好的产品,所以我由衷地希望苹果的新 CarPlay 能够尽快完成落地。

这里是《ams 挠车》,我是不恰饭不吃肠的大猫,咱们……隔离结束之后,节目里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