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薛夫铭:电动时代,梅赛德斯-EQ加速技术研发,强化本土化发展

专访薛夫铭:电动时代,梅赛德斯-EQ加速技术研发,强化本土化发展

近日,全新EQE纯电SUV及全新梅赛德斯-AMG EQE纯电SUV上演全球首秀,并于梅赛德斯-EQ科技日活动期间线上首发。

全新EQE纯电SUV作为梅赛德斯-奔驰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打造的中大型SUV,呈现出诸多行业领先的创领科技,深入诠释品牌“能效就是硬通货”的前瞻理念。为此,我们连线采访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先生。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及首席技术官薛夫铭(Markus Schäfer)先生

Q:EVA纯电平台在正向研发、控制成本、提升效率等层面有哪些突出的优势?按照计划,2025年MMA平台下的产品将在北京奔驰投产,届时MMA平台将与EVA纯电平台如何配合,打好奔驰全面电动战略的组合拳?

薛夫铭:EVA纯电平台是具备可扩展性的平台,可打造不同轴距、宽度的车辆,部分零部件也具备通用性。梅赛德斯-奔驰基于EVA纯电平台已经推出了4个车型,并在中国、德国、美国进行投产,全球范围内基于EVA纯电平台的纯电车型生产正在全面展开。

现在,我们的全球工厂体系已经具备了高度的柔性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在2024年MMA平台推出后,全球范围内的工厂可以同时生产这两个纯电平台的车型,甚至可以在同一条产线实现两个平台产品的共线生产。

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市场,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除了EVA纯电平台之外,基于MMA平台的车型也将在中国投产。同时,我们在不断扩大在华研发布局和投入,包括去年启用的全新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和今年成立的上海研发中心,我们将为中国客户开展更深入的研发工作,为他们带来量身定制的体验。

Q:中国研发团队在梅赛德斯-EQ全球研发体系中处于什么角色?

薛夫铭:正如之前所说,中国是我们在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在中国的研发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投资、还是团队规模都在增长。目前,中国研发团队的工作涵盖了电力驱动、自动驾驶、智能互联、整车开发、设计等方方面面,在全球研发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团队不仅与辛德芬根的研发团队保持良好的协作,在某些研发领域还起到引领作用。

此外,中国研发团队还负责本土化车型和配置的研发。各国的客户对于配置和功能的使用习惯不尽相同,比如欧洲客户使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交互功能频率比较低,而中国客户使用相关功能则更加频繁。为此,我们要让产品适应中国整体数字生态体系,配备符合中国客户偏好的导航、娱乐等APP,这些都由中国研发团队负责。

Q:在传统时代,汽车厂商会把底盘、发动机、变速箱视为核心技术;现在,很多汽车品牌自建电池工厂,把电池、智驾芯片作为核心技术。在您看来,到底哪些是核心技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薛夫铭:梅赛德斯-奔驰将动力驱动系统的规划、研发、采购和生产整合至一个业务部门,深化生产制造和研发工作的纵向整合,根据行业发展变化调整相应战略。

首先,我们认为在电动时代,动力系统仍然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并将电驱和电池系统视为核心技术。为此我们致力于设计和打造整套电驱系统,包括电池包、电芯、电池化学成分、逆变器、电机等方方面面的研发。未来在MMA平台上诞生的产品,其电机就将由梅赛德斯-奔驰完全自研。这样做可以优化系统性能,还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具备更高的效率和集成度。

比动力系统更加重要的是纯电汽车架构,我们产品的纯电架构必须要由梅赛德斯-奔驰自主研发和设计打造。为此,我们自研打造了与之匹配的MB.OS操作系统。

在芯片方面,虽然我们与供应商进行合作,但在MB.OS时代,对于梅赛德斯-奔驰的汽车应当应用哪些芯片、芯片用在哪里、芯片的算力和功耗如何,这些都由梅赛德斯-奔驰决定。此外,我们要确保芯片供应商具备足够的韧性,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因此,在迈向未来的过程中,电驱动力系统、纯电架构和芯片,是我们尤为看重的核心技术领域。

Q:接下来,奔驰和中国研发团队会不会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更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智能化软件和辅助驾驶?

薛夫铭: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非常了解中国客户对于智能化的需求和偏好,所以在本土研发团队当中不断加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工作。此前,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些进展,梅赛德斯-奔驰成为全球首个获得有条件自动驾驶(L3)国际认证的汽车厂商,在欧洲的几个国家和美国都在推进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落地工作。

在中国,我们也在探讨在一些城市获得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认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针对“L2+”和“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我们持续对相关功能进行加强。我们也在研究为车辆配备更多、更强的传感器,并为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更加强大的算力,并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开展更多测试。为此,我们中国研发团队在相关领域的实力在不断增强,拥有十分优秀的研发工程师,从而为推出能够满足中国客户需求的下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做好准备。

Q:在追求2030年前实现全面电动的道路上,有没有量化指标?梅赛德斯-EQ家族在奔驰中国市场战略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过去几年,奔驰在中国研发团队中的人数扩大了多少,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薛夫铭:关于第一个问题,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新能源车型销量在总体销量当中的占比。今年前三季度,梅赛德斯-奔驰纯电车型全球销量同比增长126%,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也在快速上升。此外在欧洲市场,包括插混车型在内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此外,纯电车型在全球市场的销售占比也在快速攀升。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插电式混动和纯电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50%。

在中国市场电动化战略当中,梅赛德斯-EQ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已经为中国客户推出了6款EQ车型,未来将会不断扩大梅赛德斯-EQ家族的产品阵容。此外,我们也在向中国市场持续推出插电式混动车型,拥有较长纯电续航里程的插电式混动车型在这其中起到引领作用。通过插电式混动车型,我们将更好地实现向全面电动的过渡,不断提高客户对于纯电车型的接受度。

我们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也在不断扩充,特别是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和整车开发方面。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的研发中心,都在持续扩充研发队伍。